扫除天下

出自《后汉书·陈蕃传》,南朝宋范晔著,白话文如下:

蕃年十五,尝闲处一室,而庭宇芜秽。父友同郡薛勤来候之,谓蕃曰:“孺子何不洒扫以待宾客?”

白话文:陈蕃十五岁时,从不打扫自己所住的房间,以至庭院房间内脏乱不堪。他父亲的朋友同一郡的薛勤来拜访,问陈蕃说:“孩子,你为什么不清扫庭院而迎接宾客呢?”?

蕃曰:“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勤知其有清世志,甚奇之。

白话文:陈蕃答道:“大丈夫出生在世,应当以清扫天下当做自己的责任,怎么能局限于整理一间房间呢?”薛勤知道他有使社会澄清的大志向,认为他很奇特。

启示:

陈番立志充分体现了“扫天下”与“扫一屋”的哲学关系,说明了任何大事都是由小事积累而成的道理.“莫以善小而不为”,“善”再小,也只有积善才能成德.雷锋同志就是从“扫一屋”做起的最好的典范,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奉献,做好身边每一件力所能及的小事。

陈蕃字仲举,是汝南平舆人。他祖上是河东太守。陈蕃十五岁的时候,曾经悠闲地独自住在一处,庭院以及屋舍十分杂乱。他父亲同城的朋友薛勤来拜访他,对他说:“小伙子你为什么不整理打扫房间来迎接客人?”陈蕃说:“大丈夫处理事情,应当以扫除天下的坏事为己任。怎么能在意一间房子呢?”薛勤认为他有让世道澄清的志向,与众不同。

薛勤当即反问道:“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陈蕃无言以对。 陈蕃欲“扫天下”的胸怀固然不错,但错的是他没有意识到“扫天下”正是从“扫一屋”开始的,“扫天下”包含了“扫一屋”,而不“扫一屋”是断然不能实现“扫天下”的理想的。 ——老子云“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荀况《劝学篇》里说“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前苏联革命导师列宁也说过“人要成就一件大事,就得从小事做起。” 以上这些至理名言,都充分体现了“扫天下”与“扫一屋”的哲学关系,说明了任何大事都是由小事积累而成的道理。“莫以善小而不为”,“善”再小,也只有积善才能成德。雷锋同志就是从“扫一屋”做起的最好的典范,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奉献,做好身边每一件力所能及的小事。 。

至于你想知道他想扫除什么,你除非穿越了

本文来自作者[冬菱]投稿,不代表千泰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2.hr8848.cn/zlan/202508-20861.html

(12)
冬菱的头像冬菱签约作者

文章推荐

发表回复

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冬菱的头像
    冬菱 2025年08月15日

    我是千泰号的签约作者“冬菱”

  • 冬菱
    冬菱 2025年08月15日

    本文概览:出自《后汉书·陈蕃传》,南朝宋范晔著,白话文如下:蕃年十五,尝闲处一室,而庭宇芜秽。父友同郡薛勤来候之,谓蕃曰:“孺子何不洒扫以待宾客?”白话文:陈蕃十五岁时,从不打扫自己所住...

  • 冬菱
    用户081511 2025年08月15日

    文章不错《扫除天下》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