怔忡的读音:zhēng chōng,心悸怔忡的读音:xīn jì zhēng chōng?
1、怔忡
解释:中医病名。患者心脏跳动剧烈的一种症状。
引证解释: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七十回:“弄的情色若痴,语言常乱,似染怔忡之病。”
2、心悸怔忡
解释:医学上指由病理引起的心脏跳动加速、加强和节律不齐的症状。正常人在运动或情绪激动时也可有这种现象。
引证解释:冰心 《寄小读者》六:“我们不必看见,只要听人说了,就要心悸,夜里要睡不着,或是说梦话的。”
扩展资料
怔忡近义词:
1、怔忪
读音:zhēng zhōng
解释:惊恐不安。
章炳麟 《徐锡麟等哀辞》:“百吏怔忪,穿墙跳匿。”
2、惊慌
读音:jīng huāng
解释:亦作“ 惊荒 ”。害怕慌张。
茅盾 《残冬》四:“ 赵阿大 料不到真命天子的故事会引出这样严重的结果,心里着实惊慌。”
怔忡,是一个中医术语,指的是一种心悸的症状。它通常表现为心跳加快、心悸不安,有时还会伴有胸闷、气短等症状。详细解释如下:
1、怔忡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最常见的是心脏疾病。当心脏出现异常时,心脏的跳动节律会受到影响,从而引发心悸、心跳加快等症状。此外,一些非心脏疾病,如贫血、低血压、甲状腺功能亢进等也会导致怔忡的出现。
2、对于怔忡的治疗,首先需要明确病因,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如果是心脏疾病引起的,需要积极治疗心脏疾病,如使用药物、进行手术治疗等。如果是其他原因引起的,需要针对具体病因进行治疗。
3、同时,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缓解怔忡的症状。首先,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波动过大。其次,注意饮食调理,避免过度劳累和熬夜。
怔忡的由来
1、怔忡的由来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医文献中。在《内经》等经典古籍中,就有关于心悸、怔忡的记载。这些古籍中,将心悸、怔忡归为“惊悸”、“怔忡”等范畴,认为其病因多与情志、饮食、体质等因素有关。
2、情志失调:中医认为,情志失调是导致怔忡的主要原因之一。当人们受到惊吓、恐惧、忧虑等情绪刺激时,心脏的跳动节律会受到影响,从而引发心悸、心跳加快等症状。
3、饮食不节:饮食不节也是导致怔忡的原因之一。过食辛辣、油腻等刺激性食物,或者饮食不规律、暴饮暴食等不良饮食习惯,都会对心脏产生不良影响,从而引发心悸症状。
4、体质虚弱:体质虚弱的人容易受到外邪侵袭,从而引发各种疾病。当外邪侵入心脏时,心脏的跳动节律会受到影响,从而引发心悸、心跳加快等症状。
5、劳累过度:劳累过度也是导致怔忡的原因之一。长期过度劳累、缺乏休息,会导致心脏负担加重,从而引发心悸症状。
本文来自作者[晨烨]投稿,不代表千泰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2.hr8848.cn/zhishi/202508-21565.html
评论列表(3条)
我是千泰号的签约作者“晨烨”
本文概览:怔忡的读音:zhēng chōng,心悸怔忡的读音:xīn jì zhēng chōng?1、怔忡解释:中医病名。患者心脏跳动剧烈的一种症状。引证解释: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七十...
文章不错《怔忡读音 心悸怔忡怎么读》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