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万籁俱寂:
籁:从孔穴中发出的声音;万籁:自然界中万物发出的各种声响;寂:静形容周围环境非常安静,一点儿声响都没有。
2、如梦方醒:
象刚从梦中醒来比喻过去一直糊涂,在别人或事实的启发下,刚刚明白过来。
3、一见如故:
故:老朋友,初次见面就象老朋友一样合得来。
4、蓬蒿满径:
飞蓬、青蒿布满小路形容多日无人出入之处。
5、阒然无声:
形容寂寞得一点声音也没有 。
6、一丝不苟:
苟:苟且,马虎指做事认真细致,一点儿不马虎。
7、淹淹一息:
形容呼吸微弱濒于死亡同奄奄一息”。
8、动人心魄:
魄:迷信者指依附人形体而存在的精神形容使人感动或令人震惊。
9不可限量:
限量:限定止境、数量形容前程远大。
10、发蒙振聩:
声音很大,涟耳聋的人也听得见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麻木的人。
儒林外史的好词好句?
1、味同嚼蜡:像吃蜡一样,没有一点儿味。形容语言或文章枯燥无味。
2、水流花谢:谢:脱落。指河水流逝,花儿也凋谢了。形容景色凋零残败,用来比喻局面残破,好景已不存在,无法挽回。亦作“花谢水流”。
3、风餐露宿:风里吃饭,露天睡觉。形容旅途或野外工作的辛苦。
4、蓬蒿满径:飞蓬、青蒿布满小路。形容多日无人出入之处。
5、阒然无声:形容寂寞得一点声音也没有。
6、一丝不苟:苟:苟且,马虎。指做事认真细致,一点儿不马虎。
扩展资料:
全书五十六回,以写实主义描绘各类人士对于“功名富贵”的不同表现,一方面真实的揭示人性被腐蚀的过程和原因,从而对当时吏治的腐败、科举的弊端礼教的虚伪等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和嘲讽;
一方面热情地歌颂了少数人物以坚持自我的方式所作的对于人性的守护,从而寄寓了作者的理想。小说白话的运用已趋纯熟自如,人物性格的刻画也颇为深入细腻,尤其是采用高超的讽刺手法,使该书成为中国古典讽刺文学的佳作。
《儒林外史》的好词有:味同嚼蜡、一丝不苟、动人心魄、再三再四、不可限量等。
一、味同嚼蜡 [ wèi tóng jiáo là ]?
味道像嚼蜡一样。形容说话或文章枯燥乏味。
出处:《楞严经》卷八:“当横陈时,味同嚼蜡。”
译文:躺在那里的时候,也只是觉得味道如同嚼蜡一般,枯燥无味。
二、一丝不苟 [ yī sī bù gǒu ]?
形容做事十分认真、细致,一点儿也不马虎。苟:苟且,马虎。
出处:清·吴敬梓《儒林外史》:“上司访知,见世叔一丝不苟,升迁就在指日。”
三、动人心魄 [ dòng rén xīn pò ]?
动人心弦。
出处: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二十四回:“那秦淮到了有月色的时候,越是夜色已深,更有那细吹细唱的船来,凄清委婉,动人心魄。”
四、再三再四 [ zài sān zài sì ]?
重复好几次。
出处: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二十五回:“再三再四拉他丛,他又跪下告了坐,方敢在底下一个凳子上坐了。”
五、不可限量 [ bù kě xiàn liàng ]?
限量:限定止境、数量。形容前程远大。
出处: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二十六回:“当下吃完了酒,鲍文卿辞了回来,向向知府着实称赞这季少爷好个相貌,将来不可限量。”
本文来自作者[忆之]投稿,不代表千泰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2.hr8848.cn/zhishi/202508-14412.html
评论列表(3条)
我是千泰号的签约作者“忆之”
本文概览:1、万籁俱寂:籁:从孔穴中发出的声音;万籁:自然界中万物发出的各种声响;寂:静形容周围环境非常安静,一点儿声响都没有。2、如梦方醒:象刚从梦中醒来比喻过去一直糊涂,在别人或事实...
文章不错《儒林外史的好词有哪些?》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