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鬲举于鱼盐之中

网上有关“胶鬲举于鱼盐之中”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胶鬲举于鱼盐之中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的故事:

历史上胶鬲原为纣王大夫,遭商纣之乱,隐遁经商,贩卖鱼盐。昔日泰州祭祀“盐宗”的庙里供奉着三位盐宗,胶鬲是其中之一,是作为盐商的祖宗被供奉的。

纣王暴虐无道,周武王兴兵讨伐。纣王得到了消息,便派胶鬲到鲔水地方等候周武王,打探实情。周武王军队到了鲔水后,胶鬲便问武王说:“西伯要到什么地方去?”武王回答:“到殷地。”又问:“什么时候到?”“甲子日到殷城外”于是胶鬲回朝复命。

当时刚好下雨,但武王仍带兵疾行,军师认为不可。武王说:“胶鬲已经回去复命,如果我不准时到达,胶鬲一定会因此犯上欺君之罪而被杀;我们一定要准时到达,才能救得了胶鬲。”由此故事,可见武王之守信义,与胶鬲贤能而为文王、纣王、武王所重视。

扩展资料:

1、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的出处:胶鬲举于鱼盐之中出自《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选自《孟子·告子下》,是一篇论证严密、雄辩有力的说理散文。

2、原文为: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3、翻译为:舜从田野耕作之中被任用,傅说从筑墙的劳作之中被任用,胶鬲从贩鱼卖盐中被任用,管夷吾被从狱官手里救出来并受到任用,孙叔敖从海滨隐居的地方被任用,百里奚被从奴隶市场里赎买回来并被任用。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中管夷吾举于士。

舜原来在历山耕田,30岁时,被尧举用,后来继承尧的君位;傅说原来在傅岩地方作泥水匠,为人筑墙,殷王武丁访寻他,用他为相;胶鬲起初贩卖鱼和盐,西伯姬昌把他推举给纣;管仲原为齐国公子纠的臣,公子小白(齐恒公)和公子纠争夺君位,纠失败了,管仲作为罪人被押解回国,齐恒公知道他有才能,即用他为相;孙叔敖隐居海滨,楚庄王知道他有才能,用他为令尹;百里奚,从市井中被举用为大夫。

所以上天将要把重任降落到这些人身上,一定先使得他内心痛苦、身体劳累、经受饥饿以致肌肤消瘦,是他身体受到贫困之苦,在他做事时,使他所做的事不顺利,用这些办法来使他的心惊动,是他的性格坚韧起来,增加他们原本没有的才能。

人经常犯错误,然后才能改正;心中有困惑,思虑堵塞,这样以后才能有所作为;憔悴枯槁,表现在脸上,吟咏叹息之声发于声音,(看到他的脸色,听到他的声音)然后人们才了解他。在国内如果没有有法度的世臣,辅佐君主的贤士,在外面没有敌对国家和外患,那么这样的国家会灭亡。

这样以后就知道忧患使人生存,安逸享乐使人死亡。

使他的筋骨受到劳累,使他的身体忍饥挨饿,使他备受穷困之苦,做事总是不能顺利。

出自《孟子·告子下》

原文

孟子曰:“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全文翻译:

舜从田间被尧起用,傅说从筑墙的工作中被选拔,胶鬲从贩卖鱼盐的人中被举拔,管夷吾从狱官手里释放后被举用,孙叔敖在隐居的海滨被选拔,百里奚从奴隶市场被赎回并被举用。

因此上天将要将降下重大的责任在这样的人身上,就一定要先使他的心智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忍饥挨饿,使他的身体穷困缺乏,使他做事受到阻挠干扰,用这些来激励他的心志,使他的性情坚韧,增加他所不具备的才干。

一个人常常犯错误,这样以后才能改正;内心困扰,思虑阻塞,这以后才能奋起;(别人)把愤怒表现在脸上,怨恨吐发于言语之中,这样(你)才能明白。国内没有坚守法度的大臣和足以辅佐君主的贤士,国外如果没有与之相匹敌的国家和外来国家的忧患,国家常常会灭亡。

这样以后就才知道,忧愁患害使人生存发展,安逸享乐使人萎靡死亡。

扩展资料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选自《孟子·告子下》,是一篇论证严密、雄辩有力的说理散文。作者先列举六位经过贫困、挫折的磨炼而终于担当大任的人的事例,证明忧患可以激励人奋发有为,磨难可以促使人有新成就。

接着,作者从一个人的发展和一个国家的兴亡两个不同的角度进一步论证忧患则生、安乐则亡的道理。最后水到渠成,得出“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的结论。全文采用列举历史事例和讲道理相结合的写法,逐层推论,使文章紧凑,论证缜密;此外,文章多用排比句和对仗句,即使语气错落有致,又造成一种势不可挡的气势,有力地增强了论辩的说服力。

孟子作为孔子之后儒家学派最重要的代表人物,把孔子的“仁”发展为“仁政”的学说,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主张国君实行“仁政”,要与民“同乐”。孟子的思想学说就是著作《孟子》。《孟子》记载了孟子的言行,是一部对话体著作。其显著特点一是气势充沛,雄辩而色彩鲜明;二是善于以典型事例、比喻和寓言阐述事理。

此文选自《孟子·告子下》。春秋战国时期,战乱纷争,一个国家要想立于不败之地,要奋发图强,不能安于现状、不思进取。这篇文章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写的。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关于“胶鬲举于鱼盐之中”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晓风]投稿,不代表千泰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2.hr8848.cn/zhishi/202507-4089.html

(23)
晓风的头像晓风签约作者

文章推荐

发表回复

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晓风的头像
    晓风 2025年07月20日

    我是千泰号的签约作者“晓风”

  • 晓风
    晓风 2025年07月20日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胶鬲举于鱼盐之中”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胶鬲举于鱼盐之中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的...

  • 晓风
    用户072009 2025年07月20日

    文章不错《胶鬲举于鱼盐之中》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