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忠,朱元璋姐姐曹国长公主的儿子,朱元璋的外甥,明朝初期的名将。
在讲李文忠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李文忠的父亲李贞。
李文忠的父亲李贞生性温和,后来娶了朱元璋的二姐为妻。1339年,李文忠出生,小名叫保儿。元末天下大乱,朱元璋家又极其贫困,但是当时李贞家相对较富裕一些,经常接济朱元璋,所以朱元璋对李贞一家也格外的亲厚。
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称帝建立大明后,与他平辈的亲属只剩下姐夫李贞,于是他对李贞进行了丰厚的赏赐,先是追封李文忠的母亲为曹国长公主,而后封李贞为“恩亲侯、驸马都尉”,1370年又加封他为“特进、荣禄大夫、驸马都尉、右柱国、曹国公”。
而且朱元璋还封李贞 敕免常朝,赞拜不名 ,意思是不用上朝,朝拜朱元璋时不能直呼其名要称其官职。朱元璋还经常让太子朱标和诸位皇子去问候李贞。李贞去世后,朱元璋追封其为“陇西王”并赠李贞 三世皆王爵(曾祖李五二为陇西王、祖父李六二为岐阳王、父亲李七三为陇西王)。
生封“公”,死封“王”,这是古代人臣的最高官位和待遇了,这一待遇整个明朝历史上也只有李贞一人而已,在历朝历代的驸马中也难以再找到第二个人。
作为李贞与曹国长公主唯一的儿子,再加上早年间李贞一家对朱元璋的帮助,朱元璋对待李文忠自然更加亲近。
至正十二年(1352年),李贞得知朱元璋在郭子兴处当将领,便带着13岁的李文忠一起去投奔朱元璋。见到朱元璋后,或许是想到了死去的母亲,李文忠扑到朱元璋怀里大哭,朱元璋看到李文忠哭得厉害不由得心疼起来。后来朱元璋请范祖乾、胡翰做李文忠的老师,李文忠读书聪颖、敏悟,学东西很快,很讨朱元璋的喜欢。
投奔朱元璋后,李文忠也迎来了自己辉煌的人生,明初打天下的功劳李文忠也占一份而且分量还不小。
提起明朝初年的名将,我们可能很快会想到徐达、常遇春、蓝玉等人,而不会第一时间想起李文忠。然而李文忠19岁开始征战沙场,31岁官至大都督府左都督(明初最高军事机构的最高长官)兼主管国子监(全国最高学府)。作为朱元璋称帝时为数不多的在世的亲人,如果李文忠没有卓越的才能,或许朱元璋也只能许之以高官厚禄,但是既然能成为最高军事机构的话事人,李文忠必然有着异于常人的卓越的军事才能。
确实,李文忠的军事指挥才能非常厉害:
至正十七年(1357年),19岁的李文忠第一次上战场,他以舍人的身份,率领朱元璋的亲军支援池州。此战在池州他打败赵普胜,攻下青阳、太平等四个县。
1358年(至正十八年),李文忠会同邓愈、胡大海由徽州进入浙江,从元朝军队手中夺得建德。战后升为亲军都指挥,镇守建德,收降苗帅杨完者的旧部三万多人。
此战不久,张士诚率军侵犯严州,李文忠三次打败张士诚,最后斩首陆元帅,焚烧敌垒。张士诚从此不敢再窥视严州,而李文忠的官职升为“同佥行枢密院事”,此时李文忠仅20岁。
至正二十二年(1362年),苗兵在金华发动叛变,杀害了胡大海。李文忠派遣将领将苗兵的将领打走,并亲自安抚其部众。也是这一年,张士诚派出十万精兵猛攻诸全,诸全守将不敌请求支援,但是李文忠手上也没有援军,恰巧此时朱元璋正率军在不远处的处州平叛,于是李文忠扬言援军不日即到,张士诚的士兵听到后,十分恐惧,企图夜间逃跑。半夜十分,诸全守将率领敢死队冲出城去,大败张士诚的军队。 可以说这一战李文忠的“谎话”起了很大的作用。
至正二十五年(1365年),张士诚派李伯生率领20万大军进攻新城,李文忠率朱祖亮等人驰援新城,当时张士诚军人数众多,兵力上李文忠不占优势,众将都建议等待援军到来后再开战,但是李文忠力排众议说道:“ 用兵在于谋略,而不在于人数众多 。”下令第二天清晨与张士诚军决战。
第二天,大雾笼罩,天空昏暗,战前动员后,朱文忠横握长矛率领数十名精锐骑兵,从高处奔驰而下,冲往敌军中坚之中。敌军精锐骑兵将朱文忠重重包围。朱文忠亲手杀敌甚多,引骑向外猛冲,所向披靡。大军乘机进攻,城中军队也擂鼓呐喊着猛冲出城,敌军大溃。朱文忠军追击败兵数十里,斩首数万,溪水尽成血色,俘获将领六百,士兵三千,收缴兵器、粮草,数日不尽,李伯升仅只自身幸免逃脱。
捷报到武昌,朱元璋大喜,将朱文忠从前线召回,整日设宴慰劳,赏赐御衣名马,然后命其返回军中。
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朱元璋开始了灭张之战,李文忠受命进攻杭州来牵制敌军。李文忠招降了余杭守将谢五和杭州守将潘元明,而后下令“擅入民居者死”,当时一名士兵借用百姓炊锅,被斩首示众,杭州城中因而井然有序。这一站李文忠获军三万,粮食二十万,被朱元璋就地加封为荣禄大夫、浙江行省平章事,当初李文忠投奔朱元璋时朱元璋叫他改姓朱,此战后朱元璋叫他不必再姓朱,恢复了李氏之姓。
洪武二年(1369年),李文忠以偏将的身份跟随常遇春北伐,常遇春暴毙后,李文忠统帅这支军队奉诏与大将军徐达会师进攻庆阳。在马邑,打败北元游兵,擒获平章刘帖木。
洪武三年(1370年)李文忠以征虏左副将军的身份,与大将军徐达分道北征,李文忠先后擒获平章竹真、赶走平章沙不丁、降服平章上都罕。后来又俘获元昭宗嫡长子买的立八剌及后妃、宫女、诸王、将相官属数百人,及宋、元玉玺金宝十五件,玉册二件,镇圭、大圭、玉带、玉斧各一件。并派出精锐骑兵穷追至北庆州而返。经过兴州时,擒获北元国公江文清等人,降服三万七千人。到达红罗山时,又降服杨思祖的部众一万六千余人。
捷报传到南京城后,朱元璋御临奉天门接受朝贺。大封功臣,李文忠因为功劳最大,被授为开国辅运推诚宣力武臣,特进荣禄大夫、右柱国、大都督府左都督,封为曹国公,参与军国大事,每年的俸禄三千石,并被授予世袭凭证。
洪武五年(1372年),李文忠以左副将军的身份再次北征,与北元军队大战于土剌河,俘获敌兵数以万计。此后多年李文忠一直在与北元作战,北元在与李文忠的战斗中每次都折损很多。
洪武十六年(1383年),李文忠生病了,朱元璋亲自前去探视并命淮安侯华中负责医治。1384年(洪武十七年)农历三月,李文忠去世,终年四十六岁。朱元璋怀疑华中下毒,便降了华中的爵位,将其家属逐至建昌卫,其他医生及妻子儿女都被斩首。朱元璋亲自写文致祭,追封李文忠为岐阳王,谥号武靖。配享太庙,肖像挂在功臣庙,位列第三。
小结:
从19岁开始,一直到去世,李文忠几乎年年都在沙场上征战,长达26年。灭张士诚,征讨北元,李文忠一直在给大明开疆拓土。而他也得到了应有的荣誉,年纪轻轻就成了大都督府的最高长官。死后得以配享太庙,位列功臣庙第三位。
纵是皇亲国戚,如果没有过硬的本领,李文忠顶多是一个高爵厚禄养着的“废物”,但是他用实力证明了自己,在明初一众开国将领中,李文忠的战绩丝毫不逊于徐达、常遇春等人。
过早的病逝对他来说或许也是一个好处,以朱元璋的性格,在太子朱标去世后,即使李文忠是自己的亲外甥,为了朱允炆的皇位稳固,朱元璋或许也会杀了李文忠。
本文来自作者[殳春晖]投稿,不代表千泰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2.hr8848.cn/yule/202508-20544.html
评论列表(3条)
我是千泰号的签约作者“殳春晖”
本文概览:李文忠,朱元璋姐姐曹国长公主的儿子,朱元璋的外甥,明朝初期的名将。 在讲李文忠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李文忠的父亲李贞。 李文忠的父亲李贞生性温和,后来娶了朱元璋的二姐为妻。13...
文章不错《朱元璋的亲外甥李文忠究竟有多厉害》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