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歆

网上有关“华歆”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华歆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1、原文

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miǎn)过门者,宁读书如故,歆废书出观。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

2、翻译

管宁和华歆同在园中锄草。看见地上有一片金,管宁仍依旧挥动着锄头,像看到瓦片石头一样没有区别,华歆高兴地拾起金片,然而看到管宁的神色后又扔了它。

曾经,他们同坐在同一张席子上读书,有个穿着礼服的人坐着有围棚的车刚好从门前经过,管宁还像原来一样读书,华歆却放下书出去观看。管宁就割断席子和华歆分开坐,说:“你不是我的朋友了。”

扩展资料:

主题思想:

志不同道不合,便难以成友。真正的朋友,应该建立在共同的思想基础和奋斗目标上,一起追求、一起进步。如果没有内在精神的默契,只有表面上的亲热,这样的朋友是无法真正沟通和理解的,也就失去了做朋友的意义了。

出处:

《世说新语》是南朝时期所作的文言志人小说集,坊间基本上认为由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所撰写,也有称是由刘义庆所组织门客编写。又名《世说》。其内容主要是记载东汉后期到魏晋间一些名士的言行与轶事。

《世说新语》是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笔记小说”的代表作,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文言志人小说集。它原本有八卷,被遗失后只有三卷。

华歆最终做了大官,还被曹家封了侯,而管宁彻彻底底做了一个隐士,不问世事且多次推辞别人的邀请,直到八十四岁病故。华歆和管宁的故事,大多数人比较了解的就是?割席断交?的故事了,故事中,作为衬托管宁高风亮节品质的华歆,看上去似乎就是一个爱财如命、贪恋权势的小人,而且,《三国演义》当中也刻意把其塑造成这样一个人。但是,历史上的华歆确实是有不亚于管宁的能力。

华歆和管宁生活的年代是东汉末年,当时华歆、邴原和管宁被合称为一龙,可以说,三个人都是惊才艳艳的人物。当时华歆曾受命于汉室,后来董卓入京,华歆逃走投奔袁术且劝其讨伐董卓,无果。后来偶遇汉献帝的太傅,又重新效命于汉室。当时江东小霸王孙策试图攻打扬州,为了保护百姓,华歆投降。再后来,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向江东要华歆,华歆就又到了曹操的麾下,自此平步青云。

从?割席断交?这一个典故当中,我们就可以看出来,管宁和华歆不同,管宁的志向不在金银也不在做官,他似乎更想要当一个真正的隐士,隐居山林不问世事。于是,东汉末年天下大乱之时,他就带着家人开始了避祸隐居的路子。但是可能是因为他的名声太过于响亮,跟着他一起避祸的人很多。所以,管宁经常是隐居着隐居着,忽然就多了一堆前来投奔他的邻居,这些邻居就慢慢组成了村落。

管宁的才能是相当不错的,华歆虽然被管宁说?不再是他的朋友?,但是他还是惦记着管宁的高才。几次三番向曹家举荐管宁,而曹家也是几次三番试图请管宁出山,但是管宁统统拒绝了,直到最后一次,曹爽请他出山,而这一次,管宁刚好病逝。管宁和华歆从一开始所抱的志向就不同,最后会这样发展并不奇怪。

关于“华歆”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狂志达]投稿,不代表千泰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2.hr8848.cn/yule/202507-9195.html

(14)
狂志达的头像狂志达签约作者

文章推荐

发表回复

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狂志达的头像
    狂志达 2025年07月27日

    我是千泰号的签约作者“狂志达”

  • 狂志达
    狂志达 2025年07月27日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华歆”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华歆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1、原文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

  • 狂志达
    用户072712 2025年07月27日

    文章不错《华歆》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