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卷诗书喜欲狂

网上有关“漫卷诗书喜欲狂”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漫卷诗书喜欲狂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意思是回望妻子儿女,也已一扫愁云,随手卷起诗书,全家欣喜若狂。

出自《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饮中八仙歌》等名作。

本诗主要叙写了诗人听到官军收复失地的消息后,十分的喜悦,收拾行装立即还乡的事。抒发诗人无法抑制的胜利喜悦与还乡快意,表现了诗人真挚的爱国情怀,表达了诗人博大的爱国胸怀和高尚的精神境界。

原文如下: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译文如下:

剑门外忽传收复蓟北的消息,初闻此事分外欢喜泪洒衣衫。

回头看妻儿的愁云顿时消散,随便地收拾起诗书欣喜若狂。

日头照耀放声高歌痛饮美酒,明媚春光陪伴着我返回故乡。

快快动身起程巴峡穿过巫峡,我穿过了襄阳后又直奔洛阳。

词句注释如下:

闻:听说。官军:指唐朝军队。

剑外:剑门关以南,这里指四川。蓟北:泛指唐代幽州、蓟州一带,今河北北部地区,是安史叛军的根据地。

涕(tì):眼泪。

却看:回头看。妻子:妻子和孩子。愁何在:哪还有一点的忧伤?愁已无影无踪。

漫卷(juǎn):胡乱地卷起。喜欲狂:高兴得简直要发狂。这句是说杜甫已经迫不及待地去整理行装准备回家乡去了。

扩展资料: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作于唐代宗广德元年(763年)春天。宝应元年(762年)冬季,唐军在洛阳附近的衡水打了一个大胜仗,收复了洛阳和郑(今河南郑州)、汴(今河南开封)等州,叛军头领薛嵩、张忠志等纷纷投降。

第二年,史思明的儿子史朝义兵败自缢,其部将田承嗣、李怀仙等相继投降,至此,持续八年之久的“安史之乱”宣告结束。杜甫是一个热爱祖国而又饱经丧乱的诗人,当时正流落在四川,听闻这个大快人心的消息后,欣喜若狂,遂走笔写下这首诗。

百度百科——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的意思是:回头看看妻子儿女,忧愁不知去向? 胡乱收卷诗书,我高光得快要发狂!出自盛唐诗人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1,全文如下: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2,译文:

在剑南忽然传说,收复蓟北的消息,初听到悲喜交集,涕泪沾满了衣裳。回头看看妻子儿女,忧愁不知去向?胡乱收卷诗书,我高光得快要发狂!

白天我要开怀痛饮,放声纵情歌唱;明媚春光和我作伴,我好启程还乡。仿佛觉得,我已从巴峡穿过了巫峡;很快便到了襄阳,旋即又奔向洛阳。

3,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唐代宗广德元年(763年)春。当年正月史朝义自缢,安史之乱结束。杜甫听到这消息,不禁惊喜欲狂,手舞足蹈,冲口唱出这首七律。诗的前半部分写初闻喜讯的惊喜;后半部分写诗人手舞足蹈做返乡的准备,凸显了急于返回故乡的欢快之情。全诗情感奔放,处处渗透着“喜”字,痛快淋漓地抒发了作者无限喜悦兴奋的心情。因此被称为杜甫“生平第一快诗”。除第一句叙事点题外,其余各句,都是抒发诗人忽闻胜利消息之后的惊喜之情。诗人的思想感情出自胸臆,奔涌直泻。后六句都是对偶,但却明白自然像说话一般,有水到渠成之妙。

关于“漫卷诗书喜欲狂”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含薇]投稿,不代表千泰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2.hr8848.cn/yule/202507-8170.html

(14)
含薇的头像含薇签约作者

文章推荐

发表回复

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含薇的头像
    含薇 2025年07月26日

    我是千泰号的签约作者“含薇”

  • 含薇
    含薇 2025年07月26日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漫卷诗书喜欲狂”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漫卷诗书喜欲狂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意思是回望妻子儿女,也...

  • 含薇
    用户072612 2025年07月26日

    文章不错《漫卷诗书喜欲狂》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