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首《卜算子》讲咩

网上有关“苏轼首《卜算子》讲咩”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苏轼首《卜算子》讲咩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缺月挂疏桐,漏断 人初静。谁见幽人 独往来?缥缈 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黄州定慧院:定慧院在黄冈县东南,即定惠院。苏轼有《游定惠院记》。 漏断:漏壶里水滴光了,指深夜。漏壶,古时用水计时的器具。 幽人:指下句的「孤鸿」。 缥缈:隐约貌。 省:了解,明白。 语译: 一弯残月高挂在稀疏的桐树梢头,人声也静寂下来。此刻,有谁看见那幽处寂寞的人独自往来?他仿佛高远隐忽的孤鸿,形单影只。 这孤鸿突然被什么惊起,回顾四周(又悄无声息)。心中的幽约怨悱,没有人明白。选尽了寒枝,却没有一处可供栖身,只好停宿在沙洲上,独自面对荒凉凄冷。 大意 上片是夜景,写人像鸿一样孤单。过片写孤鸿,像人一样幽居独处。这是托鸿以见人,用比兴的手法描写自己的心情。洁身自爱,不愿阿附流俗,相对地就必须面对深沉的寂寞。这样的心情写成的作品,是作者内心独白的发抒,也是对未来倾听者的召唤,试图通过内心世界的抉发,探向人类可能的永恒。 赏析之一 这是苏轼的一首名词《卜算子》。现在通行的各个版本的词选中都有一个小序:「黄州定惠院寓居作。」据史料记载,此词为神宗元丰六年(1083)作于黄州,定惠院在今天的湖北黄岗县东南,苏轼另有《游定惠院记》一文。由上可知此词为苏轼被贬黄州时所作。 此词很受后人推崇,如《山谷题跋》有云:「语意高妙,似非吃人间烟火语。」,而「非胸中有数万卷书,笔下无一点俗气。」则不能到。但是,正因为此词的仙骨气质,历来争议很大。有一种说法最为有趣,现整理下来,以滋各位同道。 据《宋十名家词.东坡词》载,此词还有一序,讲的是一个美丽而凄凉的故事。如下: 惠州有温都监女,颇有色。年十六,不肯嫁人。闻坡至,甚喜。每夜闻坡讽咏,则徘徊窗下,坡觉而推窗,则其女逾墙而去。坡从而物色之曰:「当呼王郎,与之子为姻。未几,而坡过海,女遂卒,葬于沙滩侧。坡回惠,为赋此词。 这段小序和苏轼的词一样写的仙气飘渺。 前半段写的虚幻迷离,要不是前面有段引言:「惠州有温都监女,颇有色。年十六,不肯嫁人。」,颇有点遇仙的感觉。 苏轼寓居定惠院,每到他深夜吟诗时,总有一位美女在窗外徘徊。当推窗寻找时,她却已经**而去。此情此景岂非正是苏轼词上阕所写:「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由此说来,句中的幽人该是指那位神秘美丽的女子,上阕则是记录此事了。 当时,苏轼四十多岁,正值壮年,我很奇怪苏轼为什么不纳那个女子为妾,却物色王郎之子与她为姻。我私下认为这是这个故事的一个漏洞。 这个女子好象是为苏轼而存在,在苏轼离开惠州后,女子就死去了,遗体埋葬在沙洲之畔。当苏轼回到惠州,只见黄土一堆,个中幽愤之情可想而知。于是,就赋了这篇著名的《卜算子》。由此可见,此首词的下阕是为了纪念那女子而写:「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这篇序言,短短的数十个字,就婉娩道出了一个感人肺腑,催人泪下的爱情故事,真是精彩绝伦,令人拍案叫绝。 吴曾《能改斋漫录》云:「其属意盖为王氏女子也,读者不能解。张右史文潜继贬黄州,访潘邠老,闻得其祥,题诗以志之云:空江月明鱼龙眠,月中孤鸿影翩翩。有人清吟立江边,葛巾藜杖眼窥天。夜冷月堕幽虫泣,鸿影翘沙衣露湿。仙人采诗作步虚,玉皇饮之碧琳腴。」 这个记载好象是为了证明那个序言的真实性而作,甚至还有诗为证。且不论其可信度到底有多高,这个故事在当时深入人心是肯定了的。 现今一般以唐圭璋先生的注释为准,他认为此词上片写鸿见人,下片写人见鸿。 此词借物比兴。人似飞鸿,飞鸿似人,非鸿非人,亦鸿亦人,人不掩鸿,鸿不掩人,人与鸿凝为一体,托鸿以见人。 东坡又有诗云:「人似秋鸿来有信,去如春梦了无痕。」《正月二十二日与潘郭二生出郊游寻春忽记去年是日同至女王城作诗乃和并韵》。比喻人生来去如鸿雁,代代往复,生生不已。但一个人的经历又象春梦一样,去而无踪,难以追怀。可以作为对照。 后人认为此词是有政治意图的。周济论词主「有寄托」与「无寄托」之说,以为「非寄托不入」,而「专寄托则不出」。东坡此词能臻此境,在于「非因寄托而为是词」,乃「触发于弗克自己,流露于不自知。」,这正是苏轼的才学,气度,思想的体现呀! 赏析之二 这首词是元丰五年(1082)十二月苏轼在黄州所作(王文诰《苏诗总案》)。先是熙宁中,苏轼与王安石政见不合,出补外官,他看到当时地方官吏执行新法多扰民者,心中不满,发抒于诗中,因此激怒新党,说苏轼诽谤朝政,遂逮捕下狱,百端罗织,必欲置之死地,即所谓「乌台诗案」。幸而神宗还算明白,终于释放苏轼出狱,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苏轼自元丰三年(1080)二月至黄州,至元丰七年六月乃量移汝州,在黄州贬所居住四年多。 定慧院在黄州东南。此词是苏轼在贬所抒怀之作。上半阕叙写寓居定慧院时的寂静情况。「漏」指漏壶,是古人计时的器具,以壶中滴水计算时间,夜深时,壶中滴水减少,仿佛断了,故「漏断」即指夜深。这段词意是说,在院中夜深人静,月挂疏桐之时,仿佛有个幽人独自往来,如同孤鸿之影。这个「幽人」,可能是想像的,也可能是苏轼自指。下半阕承接上文而专写孤鸿,说这个孤鸿惊恐不安,心怀幽恨,拣尽寒枝,都不肯栖息,只得归宿于荒冷的沙洲。这正是苏轼贬居黄州时心情与处境的写照,用比兴之法,借孤鸿衬托,正足以表达其「幽约怨悱不能自言之情。」(张惠言《词选序》语)「拣尽寒枝不肯栖」句,南宋时曾有人认为:「鸿雁未尝栖宿树枝,惟在田野苇丛间,此亦语病也。」(《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三十九)这种看法未免拘泥。金王若虚《滹南诗话》说:「东坡雁词云『拣尽寒枝不肯栖』,以其不栖木,故云尔。盖激诡之致,词人正贵其如此。而或者以为语病,是尚可与言哉!」这是通达之见。 这首词虽是苏轼经历乌台诗案之后,贬居黄州,发抒其个人幽愤寂苦之情的作品,但是也曲折地反映了封建社会文字冤狱对人才的摧残,还是有一定的社会意义的。至于后人或谓此词为王氏女子而作(《能改斋漫录》卷十)),或谓为温都监女而作(《野客丛书》卷二十四)。都是好事者附会之辞,不足凭信。 这首词的艺术是很高妙的。黄庭坚评此词说:「语意高妙,似非吃烟火食人语,非胸中有万卷书,笔下无一点尘俗气,孰能至此!」(《豫章黄先生文集》卷二十六《跋东坡乐府》)评价可谓甚高。尤其「胸中有万卷书,笔下无一点尘俗气」二语,能说出苏词的真实本领,苏轼其它好词亦常有此种境界。陈廷焯评此词说:「寓意高远,运笔空灵,措语忠厚,是坡仙独至处,美成、白石亦不能到也。」(《词则.大雅集》)也推崇备至。至于这首词的章法也很奇特,前人已有道出者。胡仔说:「此词本咏夜景,至换头但只说鸿。正如《贺新郎》词『乳燕飞华屋』,本咏夏景,至换头但只说榴花。盖其文章之妙,语意到处即为之,不可限以绳墨也。」(《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三十九)这也可以看出苏轼在作词上的创新之处。 晚近人论词多以「豪放」为贵,而推苏轼为豪放之宗。这实在是一种偏见。宋词仍是以「婉约」为主流,而苏轼词的特长是「超旷」,「豪放」二字不足以尽之。这首《卜算子》词以及《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八声甘州》(有情风万里卷潮来)、《永遇乐》(明月如霜)、《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等佳作,都是超旷之作,同时也不失词的传统的深美闳约的特点。这是评赏苏词时所极应注意的。(缪钺) ◎辑评 黄庭坚云:「语意高妙,似非吃烟火食人语,非胸中有万卷书,笔下无一点尘俗气,孰能至此!」(山谷题跋) 胡仔云:「此词本咏夜景,至换头但只说鸿。正如《贺新郎》词『乳燕飞华屋』,本咏夏景,至换头但只说榴花。盖其文章之妙,语意到处即为之,不可限以绳墨也。」(苕溪渔隐丛话) 黄蓼园云:「此东坡自写在黄州之寂寞耳。初从人说起,言如孤鸿之冷落;下专就鸿说,语语双关,格奇而语隽,斯为超诣神品。」(蓼园词选) 这个都可以::: .knowledge.yahoo/question/?qid=7006081403478

参考: csghs.tp.edu/~shyhchi/page-4/930418_4.doc

卜算子 苏轼 表达了什么样的志向?

苏轼(1037~1101),宋代文学家。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宋仁宗年号,1056~1063)进士。曾上书力言王安石新法之弊,后因作诗讽刺新法而下御史狱,贬黄州。宋哲宗时任翰林学士,曾出知杭州、颖州,官至礼部尚书。后又贬谪惠州、儋州。多惠政。卒谥文忠。学识渊博,喜奖励后进。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其文纵横恣肆,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并称“苏辛”。 又工书画。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

这首词是苏轼因“乌台诗案”入狱,释放后被贬谪黄州时所作。词作动、传神地描绘了孤雁的形象,它孤傲、自甘寂寞,正反映了作者幽愤寂苦的心情。

黄庭坚称其“语意高妙”、“笔下无一点尘俗气”。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关于“苏轼首《卜算子》讲咩”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清蟾]投稿,不代表千泰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2.hr8848.cn/wiki/202507-5295.html

(13)
清蟾的头像清蟾签约作者

文章推荐

发表回复

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清蟾的头像
    清蟾 2025年07月22日

    我是千泰号的签约作者“清蟾”

  • 清蟾
    清蟾 2025年07月22日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苏轼首《卜算子》讲咩”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苏轼首《卜算子》讲咩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苏轼〈卜算...

  • 清蟾
    用户072202 2025年07月22日

    文章不错《苏轼首《卜算子》讲咩》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