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税率9%合理避税

企业税率9%合理避税

答案如下:

9种增值税的合理避税思路

1 利用纳税人身份

增值税的纳税人分为两类:

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两类的转换,以年利润是否超过500万为界。小规模纳税人的征收率为3%(目前减按1%);而一般纳税人按不同行业划分,税率分别为13%、9%、6%。显然,小规模纳税人的征收率更低。因此,很多企业更愿意保持小规模纳税人的身份。

2 选择供货人类型

现在,企业基本上都能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但是,在选择供货商时,还是应该在合同里确认,只收专票。不过,有的供货商可能会说:“我给你打折,就不开专票了吧!”这时候公司就要算一算,对方打多少折才划算。

3 兼营销售分别核算

当企业销售不同税率的商品、劳务或服务时,如果不分别核算销售额,就要适用最高的税率。

4 利用税收优惠政策

近些年,国家对中小企业大力扶持,国税局出台了很多税收优惠政策。增值税方面,如月销售额没超过15万,或者季销售额没超过45万的小规模纳税人,直接免征增值税。

5 利用折扣销售

企业在销售商品时,给购货方打折,是十分常见的事儿。如果销售额和折扣额在同一张发票上分别注明的,可按折扣后的销售额征收增值税。另外要注意的是,该项规则仅适用于价格折扣,其他的实物折扣并不适用。

6 选择合适的赠送方式

企业做促销,除了上述所说的折扣销售行为,还会有“买多少赠多少”“买A赠B”等赠送行为。而企业的赠送行为,视同销售行为,要缴纳增值税,对企业来说又是个负担。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企业会采用“折扣销售”或者捆绑销售的活动形式——不用额外缴税。

7 分立公司抵扣进项税额

增值税专用发票可用于抵扣进项税额,但购进农产品,即便没有增值税专用发票,也可以根据农产品收购发票或销售发票上注明的买价,依据9%的扣除数予以扣除。因此,企业如果有自产农产品,可以考虑单独设立相关的子公司负责生产销售自产农产品,从而享受免税政策。

8 利用不同的结算方式

增值税结算方式有直接收款、托收承付和委托银行收款、赊销和分期收款、预收货款、委托其他纳税人代销货物等。而企业,可以适当调整结算方式,根据不同结算方式的增值税纳税义务发生时间,进行税收筹划。

9 资产重组的税收筹划

纳税人在资产重组过程中,通过合并、分立、出售、置换等方式,将全部或者部分实物资产以及与其相关联的债权、负债和劳动力一并转让给其他单位和个人,不属于增值税的征税范围,其中涉及的货物转让,不征收增值税。

企业如何合理避税

1、利用国家税收优惠政策。新税法的颁布实施将减免税的权力收归国务院,国务院在近些年出台了很多减税政策来鼓励企业发展,企业可以通过国家政策来合理避税。

2、转移定价法。转移定价法是企业避税的基本方法之一,它是指在经济活动中有关联的企业双方为了分摊利润或转移利润而在产品交换和买卖过程中,不是按照市场公平价格,而是根据企业间的共同利益而进行产品定价的方法。采用这种定价方法产品的转让价格可以高于或低于市场公平价格,以达到少纳税或不纳税的目的。

3、分摊费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费用要按一定的方法摊入成本。费用分摊就是指企业在保证费用必要支出的前提下,想方设法从账目找到平衡,使费用摊入成本时尽可能地最大摊入,从而实现最大限度的避税。

扩展资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第一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销售货物或者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以下简称劳务),销售服务、无形资产、不动产以及进口货物的单位和个人,为增值税的纳税人,应当依照本条例缴纳增值税。

第二条 增值税税率:

(一)纳税人销售货物、劳务、有形动产租赁服务或者进口货物,除本条第二项、第四项、第五项另有规定外,税率为17%。

(二)纳税人销售交通运输、邮政、基础电信、建筑、不动产租赁服务,销售不动产,转让土地使用权,销售或者进口下列货物,税率为11%:

1、粮食等农产品、食用植物油、食用盐;

2、自来水、暖气、冷气、热水、煤气、石油液化气、天然气、二甲醚、沼气、居民用煤炭制品;

3、图书、报纸、杂志、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

4、饲料、化肥、农药、农机、农膜;

5、国务院规定的其他货物。

(三)纳税人销售服务、无形资产,除本条第一项、第二项、第五项另有规定外,税率为6%。

(四)纳税人出口货物,税率为零;但是,国务院另有规定的除外。

(五)境内单位和个人跨境销售国务院规定范围内的服务、无形资产,税率为零。

百度百科——合理避税方法

企业如何合理避税

 (一)没有生意也申报

 企业纳税申报是一项义务,不论企业是否有税要交。企业可能因为各种原因没有税款要缴纳,例如企业处于筹建期间;企业处于免税期间;企业处于清算期间;清算还没有结束;企业由于经营不理想,没有纳税收入或者收益。这些情况下,企业可能没有税款要缴纳,但都要按时纳税申报,没有应纳税税款的申报就是所谓的零申报。零申报只是一个简单的程序。一项简单的手续,如果不办理,税务机关可以每次处以罚款2000元。

 (二)存款少可迟缴税

 企业申报以后就应该及时缴税,但如果由于存款少可以申请迟缴。存款少到什么情况可以迟缴税?可动用的银行存款不足以支付当期工资,或者支付工资以后不足以支付应交税金。

 注意可动用的银行存款不包括企业不能支付的公积金存款,国家指定用途的存款,各项专用存款。

 当期工资是企业根据工资制度计算出的应付工资。

 如果出现以上情况,企业应及时申请,办理延期缴纳税款的手续。

 (三)模拟评税试一试

 税务机关实行纳税评估,企业应该按税务机关的评税方法自行评估,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做好应对准备。下面以增值税为例说明。

 税务机关对增值税从四个方面进行评估。

 税负率:将税负率与预警值对比。

 增加值税负率:用(工资 利润 折旧 税金)*增值税税率,将得到的结果与企业实际应缴纳的增值税对比,以发现是否少缴增值税。

 进项控制额:企业进项最大抵扣额=(销售成本 存货本年增加 应付本年减少)*主要进货的税率 运费*7%,如果企业抵扣大于上述值,暗示可能进项有问题。

 投入产出率:用投入原料除以材料消耗定额,测算处可以生产的成品,对算出企业收入,并与报表对比。

 企业运用以上指标分析,如果发现异常,就应及时分析原因。

 (四)视同销售莫乱套

 视同销售就是实际不是销售也要按销售纳税,没有销售也纳税无疑会增加企业的税收负担。应该视同销售也纳税无疑会增加企业的税收负担。应该视同销售不缴税是违规,不应该视同销售也当成销售就会缴冤枉税。

 有一家酒店,老总平时接待客人都安排在自家酒店用餐,内部签招待费,基本上每个月都有几单,一年累计起来有十多万。会计师事务所来审计,要求将这十多万视同销售,缴纳营业税。

 在营业税法规里,没有在自家酒店吃饭消费要视同销售缴营业税的规定。企业依从会计师事务所的谬论,又会多缴冤枉税了。

 视同销售千万别乱用。

 (五)看损耗是否正常

 企业生产过程中存在各种损耗,投进的原料一部分损耗了,一部分形成产品。在增值税里,正常损耗的进项可以抵扣,非正常损失的进项不能抵扣,要转出。因此,正常划分正常损耗和非正常损耗对企业纳税非常重要。

 一家化工厂,因为天气炎热,原料挥发了一部分,盘点造成损失。税务管理员认为是自然灾害造成,属于非正常损失。这也是一宗冤案。天气炎热还没有达到自然灾害的程度,怎么能说是非正常损失?对税务规定不熟悉的人又会付出代价。

 (六)各行各业有特例

 税务法规有一般的.规定,也有针对特殊情况,各个行业的特殊规定。如果对自身行业的特殊规定不了解,企业也会蒙受损失。

 一家报社,卖报纸缴增值税,收广告费缴营业税。因此印刷报纸获取的进项要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可以抵扣,一部分不能抵扣。怎么分?税务局答复:按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的第23条规定:按收入百分比划分。可怜的报社,卖报纸收入少,广告费收入高,因此,进项基本不能抵扣。其实税务有规定:类似的情况按报纸的文章内容与广告各自占用的版面分摊,应该是大部分都能抵扣,少量不能抵扣。

 (七)适用税率看进项

 增值税第二条规定:图书销售使用13%税率。只要企业是一般纳税人,销售图书的税率就是13%。但有一家公司,也销售图书,也是一般纳税人,税务人员要求该公司按17%纳税。税务机关有什么依据?税务人员解释:该公司印刷图书的进项发票是17%,如果该公司适用13%的税率,那不成了缴13%抵扣17%?那税务上怎么平衡?

 使用税率只与产品有关,与进项无关。对于税务人员的解释一定要三思而行,否则就会听得糊涂,纳税也糊涂。

 (八)预收帐款也要缴税?

 听了太多预收款被税务机关要求征税的故事。

 增值税条例实施细则第33条规定;预收款在发出货物才产生纳税义务。

 财税16号文也再次强调;除了销售不动产,其他服务性业务的预收款不需要先缴纳营业税,在确认收入时再缴纳营业税。

 有些企业预收款缴税是因为对方要求开具发票。其实,收到预收款,向对方开具预收款凭证就可以了。预收款凭证不属于发票,所以税务机关不监制预收款凭证。

 (九)这也是生产企业

 外资生产企业?两免三减半?的规定大家很熟悉:只有生产企业才能享受,服务企业不能享受。到底什么是生产企业?可能心里很模糊。

 根据外资企业所得税法,建筑、货物运输、产业资讯、精密仪器设备维修、城市污水处理等行业都属于生产性企业。众所周知,从事建筑、货物运输缴纳营业税,但在所得税法规中又属于生产性企业,看起来有点矛盾,其实一点也不矛盾,税不同规定不同。

 (十)不发补贴发双薪

 中国企业福利制度的特点是有人情味,逢年过节都会有发一点所谓的过节费,根据个人所得税政策的规定,过节费需要并入当月工资缴纳个人所得税。税务政策的规定是发放年终双薪可以单独作为一个月的工资薪金计算个人所得税,由于不需要与当月工资合并缴纳个税,因此可以降低税率,减少员工的个人所得税负担。都是发点钱,过节费交税多,双薪缴税少,所以为了少缴税,应该改变那种过年发点过节费的做法,改成年底发双薪的方式。

 千万不要固执己见,认为双薪是外资企业的玩意,我不玩,我还是发过节费,这样就会费力不讨好。合理避税其实很简单,只要顺着税务规定去安排就可以了。

 (十一)旅游就要缴个税

 现在一些企业财务人员一听说单位要安排旅游就恐惧。因为一些税务机关解释:旅游要扣个人所得税。旅游要不要扣个税?税务规定要扣个税的包括两种情况:

 一是以现金发放旅游费用,应并入当月工资薪金缴纳个人所得税。

 一是对于单位的营销人员,以旅游形式进行奖励,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其他形式并无规定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因此,也不必闻旅游色变,安排好了,尽管游得痛快。

 (十二)不拿发票多缴税

 税务机关实施?以票控税?,企业所有的支出都要取得合法凭证,否则不能税前列支。能够取得合法凭证成了企业合理避税的重要方法。

 有些人不以为然,不开发票对方收得便宜,要开发票对方收得贵,羊毛出在羊身上,结果是一回事。

 是不是一回事,看看例子:购买1000元的文具,不开发票给900元,开发票给1000元,相差100元。多给100元,所得税少交330元,少给100元,所得税多交330元。多给100元获得发票,实际上还是能给企业带来收益。

 企业人员应该明白:不拿发票就会多缴税。

 (十三)外企培训不受限

 内资企业的职工教育经费按计税工资的1.5%在所得税前列支,外资企业的职工教育培训费用可以据实在税前列支,不受1.5%的限制。有些人立即会问:有法律依据吗?法律依据肯定有。这条规定在《关于对外商投资企业计征所得税若干成本、费用列支问题的通知》((86)财税外字第331号)文里。

 由于文件发布时间早,很多财务人员那时还没有走出校园,对这些规定很陌生,容易上1.5%的当。如果你因为年轻对旧法规很生疏,不妨和身边的老员工多沟通。

 (十四)到底几年算坏帐

 企业经营不能收回的款项变成坏帐,坏帐是企业经营难以避免的损失。到底经过多长时间不能收回的款项才算是坏帐?两年?三年?

 两年也对,三年也对。对于外资企业而言,两年不能收回的款项属于坏帐,对于内子企业而言,三年不能收回的款项作为坏帐。这又是内资企业与外资企业的一个诧异。

 另外,外资企业税前不能计提坏帐准备,内资企业税前可以按规定计提坏帐准备,这也是一个差异。

 了解规则,才能合理利用规则。

 (十五)出租就不能免税

 单位租赁房屋需要按租金缴纳房产税,房产税率为12%,外资企业适用城市房产税税率为18%。除了房产税还有营业税,出租房屋的收入税负不轻。

 对外资企业,广东规定:新购置的房产可以销售免征房产税三年的优惠政策。

 有家公司购买了一层办公楼,一半自用,一半出租,去申请免税被税务机关退了回来:房屋出租部分不能免房产税。企业无奈,只好咬紧牙关缴纳了18%的房产税。真是冤枉到家。广东规定的免税条件是不分自用还是出租。企业多缴了税还被蒙在鼓里。

本文来自作者[傲之]投稿,不代表千泰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2.hr8848.cn/cshi/202508-19587.html

(9)
傲之的头像傲之签约作者

文章推荐

发表回复

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傲之的头像
    傲之 2025年08月10日

    我是千泰号的签约作者“傲之”

  • 傲之
    傲之 2025年08月10日

    本文概览:企业税率9%合理避税答案如下: 9种增值税的合理避税思路1 利用纳税人身份 增值税的纳税人分为两类: 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两类的...

  • 傲之
    用户081009 2025年08月10日

    文章不错《企业税率9%合理避税》内容很有帮助